《一诺无悔》取材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他在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工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他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一生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诺无悔》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以往针对当代题材创作上的弊病,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问题出在塑造的人物过于完美,因此不真实,所以创作者常常有意给人物设计各种小缺点。而《一诺无悔》中廖俊波的形象完美却又如此真实,带着亲和的微笑、质朴的气质,无限深情地向我们走来,走进我们的心里。”她说,由此可见,只要真实,完美的人物同样可以演绎得感人至深。
陈欣欣认为,摒弃一切概念化的写作,让人物和生活回归真实,是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关键。此剧有着许多感人的细节。比如,廖俊波初到政和,因为交通混乱,司机不慎撞倒一个农妇,那可怜的农妇却不肯去医院,直嚷她的菜还没卖;廖俊波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走路,身后却跟着个捡破烂的流浪汉,当知道那人是在等着自己手上的矿泉水瓶时,廖俊波难过了好一阵……于细微处见真情,无数让人潸然泪下的细节,展现了廖俊波对贫穷、苦难、底层百姓的悲悯情怀,也让这个人物闪耀着夺目的人性光辉。
专家认为,《一诺无悔》追求纪实美学表达,消解了艺术与现实距离。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总编室负责人方军认为,这部剧能以小切口平视廖俊波及其周围的人和事,用近乎纪录片逼近现实的记录手法,将一个个平实的小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从纵向线性叙事和横向布局中自然延展。这种“身临其境”的亲近感和代入感,生动还原了一幕幕真实的奋斗场景和生活现实。
“剧中平实的画面、真实的场景、通俗的语言、真诚的表演,用不施粉黛的质朴,顺应了纪实美学的规律,消解了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展现了平凡生活的态度和张力,弥合了真实性和戏剧性、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缝隙,还原了一个个质朴真实自然的人物群像。”方军说。
福建文学院副院长曾念长表示,廖俊波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的埋头苦干,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来践行一个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原型,要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颇有难度的。该剧有效的艺术聚焦、鲜活的群像塑造、真实的背景还原,塑造了一批党员干部形象,不只是一位廖俊波,而是一群“廖俊波”,很好地突出了思想主题。
讲究亲情温暖呈现,英模形象更接地气。
福建艺术研究院编剧于卓明指出,这部剧注重人性的描写,特别是廖俊波与家人之间的亲情,让人感人至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廖俊波这一英模形象更接地气,令人信服。
“在具体琐细的工作中表现出领导干部的气质和风格,对于文艺作品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林焱说,《一诺无悔》探索并成功地把领导干部的政策性、指导性的工作,表现得有充分的艺术色彩,并给观众提供充分的观赏愉悦。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廖俊波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行动和担当书写了为官从政的最美注解,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好干部。向廖俊波看齐,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自觉行动跟进,聚焦对标,恪守为官从政之道,把“为民”装在心中,把“务实”迈在脚下,把“清廉”握在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方能俯仰无愧。入党25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都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廖俊波的一生,是党性光辉的一生,竖起的是一座党性修养丰碑。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无愧于共产党人这个光荣称号。
敢于担当方为民心所向。工作27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心系群众,以深入一线、敢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铁人”、“工作狂”,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让我们见证了这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勤政为民的责任担当。廖俊波的一生,是宗旨闪烁的一生,架起的是一座与群众心连心的桥梁。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脚步沾土、眼睛朝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赢得群众口碑中唱响人民公仆心系群众的主旋律。
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从政以来,廖俊波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秉公用权、修身齐家,从不搞特殊,从不因公徇私,从不关亲顾友,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先进本色。“政和速度”、“政和质量”,主政政和县四年,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见证了廖俊波干净干事的自律清廉。廖俊波的一生,是两袖清风的一生,站立的是一座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坚强堡垒。对标廖俊波,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党纪国法铭记于心,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廖俊波已经离去,但他“肝胆干事、干净做人”的座右铭,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在为官从政之道上行稳致远,续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绚丽篇章。
以身作则——一位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基层干部忙”!这是人们对基层干部的一句评价。
忙到什么程度呢?电视剧《一诺无悔》中给出了答案。剧中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始终秉承“群众的事情、人民的事情无小事”这一信念。大到县委省委的重大决策,比如建设开发区、申请丰洋桥建桥项目等等;小到村庄山区的开发改造、解决同事的生活问题,比如帮助乾东镇古宅修复申请资金、帮助上访的池小妹赶走不法开发商、帮助犯了错的钱科长照顾得了绝症的父亲等等,廖俊波时刻奔忙在为人民造福的路上,生动诠释了“芝麻官、千钧担”这句话。
从前十九集来看,最让观众佩服廖俊波的并不是“建设经济开发区”、“开办小胳大赛”这样比较大的决策举动,而是廖俊波不经意间的细心和暖心。
在石砚村和上屯村帮助村民清理垃圾和污水,帮忙抬大雨冲坏的大树,他只透露自己是一个过路的人而并未把自己当成县委书记。
他上任后就叮嘱门卫老沈,对待上访的群众要客气,只要有群众找他,无论他在干什么,都会立刻赶回县委大院。
丰洋桥重建,为了抢测洪峰流量的数据,廖俊波亲自步入河心帮忙,测出了最准确的数据,却一脚蹬空险些出危险。
在《一诺无悔》中,廖俊波低下身子、放下架子,以真心换真情,以务实求踏实,被观众称为“最接地气的县委书记”。从廖俊波身上完全看不出“官架子”,他知道自己是人民公仆,做官也不为私只为民,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党员干部,他始终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知和公仆情怀,这就是一位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精神感染——“红花配绿叶”的集体力量
《一诺无悔》以细节支撑人物,使得廖俊波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接地气”。而除了廖俊波本身,围绕在他身边的同事、合作伙伴等人物形象同样深入人心。
一直跟随廖俊波的司机兼秘书曹明宇;刚开始对廖俊波保持怀疑态度,到后来同他成为知心朋友的丁副书记;和廖俊波一见如故的“老农民”洪武功;工作严谨,思维缜密,工作雷厉风行,始终与廖俊波并肩作战的董秋云;一心实干却犯错误,被廖俊波“解救”的乾东镇代理镇长罗强;本想弃政从商,却被廖俊波精神感染成为廖俊波得力搭档的熊一光……
红花还需绿叶配。《一诺无悔》除了致敬时代楷模廖俊波,还展现了基层干部群体是如何被廖俊波精神感染的过程。
廖俊波低下身子,以身作则,他的同事们也是如此。在昨天的剧情中,廖俊波拿着一沓资料前往发改委找沈厅长却碰壁,他选择在车里凑合一晚,第二天一早继续等沈厅长;而丁峰为了等桥梁设计院的常院长,甚至在长椅上坐着睡着;廖俊波为了省下县里的住宿费,常常在自己后备箱备上枕头和被子;而熊一光抱着招不到商就不回来的想法,带着一年四季的所有装备,为了给县里省钱,定下全程火车硬座,住宿标准一天一百,饭补一天三十的标准。不知不觉间,他们被廖俊波精神感染,有观众表示,“他们似乎都成为了另一个‘廖俊波’”、“了解了基层干部是怎样工作后,对他们更加敬佩”。
在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整个开发区建设完毕,充分体现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的道理。在招商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什么难题?廖俊波将怎样应对陈一年和童半壁的破坏计划?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一诺无悔》。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4
廖俊波同志生前曾担任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个。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廖俊波同志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对事业无比热爱,对工作孜孜以求,对群众充满感情。他干工作有股子拼命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
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政和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该县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累计减贫x万多人。他严以自律、廉以自守,从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对家人要求严格,在干部群众中形象好、口碑好个人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学习他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廖俊波同志等先进典型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学习宣传,引导党员、干部对标先进,见贤思齐,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作表率。
央视《一诺无悔》观后感5
廖俊波,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但他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卓越的品质。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学习典范。学习廖俊波的先进事迹、继承和发扬廖俊波的优良品质,是我们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使我对廖俊波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做苦干实干的组工干部。入党25年,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党性原则,在大是大非前坚定立场,舍小家、顾大家,几十年如一日,勤勉敬业,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等工作一线,以忙为荣、以苦为乐,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就要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结合组织工作实际,从大处作眼,从小事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努力在服务党的事业、服务人民中锻炼成长。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做开拓奋进的组工干部。廖俊波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以敢于突破、敢于担当工作精神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推动了政和县的巨变、武夷新区的日新月异。在新形势下,组织工作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课题,创新创优是组织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选择,也是组织工作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都要向廖俊波同志那样,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培养创新的胆识,打开创新的思路,锻炼创新的本领、投入创新的实践。特别是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干部的新常态下,更要围绕从严干部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干部监督进行积极探索,克服重选拔轻管理的现象,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做勤恳务实的组工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廖俊波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他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心里始终惦记群众的安危冷暖、把增进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感谢和赞誉。廖俊波同志是当代党员的楷模,更是组工干部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要忠诚于党的事业,深深热爱组织工作,立足岗位实际,恪尽职守,淡薄名利,甘为人梯,务实工作,奉献才干。特别是作为组织部研究室工作人员,更要锤炼严谨细致、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勤勉务踏实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做克己奉公的组工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生前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就是学习廖俊波同志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严格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牢固树立奉献的意识,始终保持组工干部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做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践行者,用云水一样的容人襟怀,松柏一般坚定的信念实践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