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时间:2023-08-25 12:01:04 由 lili李 分享 浏览

关于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把粽子投入江中给鱼虾吃,免得伤害屈原的尸体。从此,就形成了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都要吃粽子的习俗。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自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旧保持寒食节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包粽子的由来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的。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风俗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5月5日是端午节,传说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尽,人们非常哀痛,很多人去汨罗江哀悼屈原,甚至有些渔夫会将食物投进汨罗江,有些人还会用叶子把饭包起来投进河里,这一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会往粽子里面加入猪肉、咸鸡蛋等食物,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一个传统习俗,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地区,经常会举行赛龙舟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佩香囊的习俗,人们认为给小孩子佩戴香囊,具有避邪驱瘟的效果,有些地区的男女,会互相送香囊表示爱意。

端午节的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

1、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楚国人,他不忍看到国家灭亡,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为了不让屈原被鱼虾吃掉,老百姓争相划着船去打捞尸体,并把自家做好米饭撒入江中,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便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2、粽驱蛟龙: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3、祈求粽子:因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寓意人丁兴旺。

4、高粽功名:因粽和中音近,有“高中功名”之意,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

5、光粽耀祖:因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来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纳祥、辟邪攘灾。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每到端午佳节,各种贺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节味浓郁,热闹喜气。正如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相关文章:

★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原因

★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2020_端午节的由来与含义

观看视频教程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