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时间:2023-06-09 17:02:49 由 Zzhanhn 分享 浏览

24个节气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那么你知道24个节气是如何划分的吗?

24个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在二十四节气中,古人按上述顺序把从立春开始单数的称为“节气”,简称“节”,如立春、惊蛰、清明,若与月份结合在一起,则立春又称“正月节”,惊蛰又称“二月节”;双数则称“中气”,简称“中”,如雨水、春分、谷雨,与月份结合则又称“正月中”“二月中”和“三月中”。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视位确定的,所以它们是跟着太阳走的,在太阳回归年上的日期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清明节每年都在四月五日左右,冬至节每年都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而和朔望月的搭配经常会有变化,这是因为十二个朔望月比一个太阳年少了11天左右,因此同一个节气在某年的日期就要比前一年晚11天左右。比如,2007年的清明节在农历二月十八日,到了2008年就是二月二十八了,刚好晚了11 天。

就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来说,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的时间长度大致为30天半,而一个朔望月却只有29天半,因此农历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的时间就总要比上个月晚一二天。又由于节气和中气的间距是相等的,因此有时一个朔望月中就可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或只有中气而没有节气。

根据历法的规定,“朔不得中则置闰”,没有中气的月就是闰月。遇到有闰月,农历的年长就有384天左右,比一个太阳年长19天,因此下一年节气的农历时间又将提前19天左右(闰月30-11=19)。如2006年的“节气”清明是三月初八,按照同一节气在农历某年的日期要比前一年晚11天的规律,2007年的清明应该是三月十八,但2006年是闰年(这一年的八月只有节气白露,没有中气秋分,八月就成了闰七月),年长384天,多了一个月,于是2007年的节气也相应提前了一个月,清明就到了农历的二月十八,与2006年的三月初八相比,刚好提前了19天。

从置闰的月份看,以年中为多,如闰四、五、六月,而闰正月、闰十一、十二月的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略扁的椭圆形,因此一年中地球离太阳就有远近的不同。

近的地方运行快,远的地方运行慢,这就造成了中气到中气的不等的间隔。如,从春分到秋分(二月到八月)要186多,其间两个中气的间隔超过了中气间隔的平均值(30.45日);尤其是夏至到小暑(五月到六月这段时间),两个中气的间隔值最大(31.44日),前后两个中气的间隔也在31天以上,这几个历月中不含中气的机会因此而偏多,这就是四、五、六月置闰次数较多的原因。

而从秋分到第二年的春分只有179天,两个中气的间隔除秋分到霜降为30.37天外,其余都仅为29天多,低于平均值,所以含一个节气的机会较少,置闰的机会当然也就少了。

二十四节气的确立

首次将二十四节气完整记录的是《淮南子》一书,书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完全一样,证明我们完整的使用二十四节气已经在2000多年以前开始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各国文化制度历法等皆有相应的糅合与变化,当时使用的历法叫“颛顼历”,沿袭周朝所制。汉武帝时期,由于闰月等原因,“颛顼历”与实际天象渐渐不再符合,天子遂下令重造历法,于公元前104年重新颁布汉历,称“太初历”,同时将二十四节气也放入立法之中,用以指导每年的祭祀典礼与农业耕作。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来确立的,而历法的月是根据月亮的朔望运行制定的,所以这时期的历法可以算作是“阴阳合历”。至此,二十四节气正式的从官方角度被确立下来,开始完全进入人们的劳动与生活。

历法使用过程中仍有不断的更新与创制,直到元朝时期,通行的历法出现了较大误差,此时的皇帝忽必烈便命令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制新的历法。郭守敬制作了大量天文观测用具,如圭表、玲珑仪、侯吉仪等十多种天文仪器。同时在大都修建了观星台,还在全国建立了26个观测点进行天文观测,最终准确测算出一年时间为365.2425日。根据这个数据,他重新编制了历法《授时历》,确立出二十四节气的精确时刻。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前面的是节历,后面的是中气。比如,立秋是节历,处暑就是中气。

古代的历法学家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这段时间进行划分,每一个节气代表的是某一个确定的时间点,这就是“平气法”。清朝时期所用的“定气法”则规定,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每15°是一个节气,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每15天左右一个节气。

节气的准确度只适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则根据地理变化和气候原因有所区别。节气划分是在季节与气候变化包括物候现象上综合考量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季节的开始,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又是历法角度的划分。小暑大暑和小寒大寒反应温度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则是降水现象。白露寒露霜降是水汽凝结现象,小满芒种是耕种收成相关。

24节气的含义

立春: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后, 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24个节气是如何划分的相关文章:

★ 坐过山车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棕熊为什么要冬眠

★ 情人节为什么要送巧克力

★ 为什么会形成台风

★ 种葡萄为什么要搭架子

★ 中原民风为什么这么强悍

★ 台风过后为什么会下雨

★ 为什么会有劳动节

★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师从孔子

★ 为什么会有四季之分

观看视频教程24个节气是如何划分的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