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

时间:2023-01-03 11:23:01 由 小子 分享 浏览

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注意防护)

新冠防控政策调整了,具体是什么呢?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

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

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意味着3年的抗疫斗争已经取得最终胜利。虽然病毒依然存在,政策调整后出现的疫情正在扩散蔓延,但是,已经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会再带来严重冲击和影响,企业和居民已经可以按照正常化、常态化要求生产生活,可以不需要再担心出现封控现象,也不要再担心因为封控出现的供应链受阻,而完全可以依据企业发展需要组织生产,广大居民也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消费、旅游、休闲,只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就好。

从国家接连传来重要消息,都是围绕疫情的。首先将沿用了三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肺炎”到“感染”说明新冠病毒所伴发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变,肺炎不再是常见症状。

其次,从2023年1月8日开始,正式将原来实施的“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从防控等级上的明显降级,此次调整也是伴随着前段时间出台“新十条”全国放开之后做出的必要调整。之前已有专家做出相关预测,这一次专家预测的比较准确。

其次,防疫政策将有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取消入境集中隔离,只需入境前提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即可,进一步放开国门。这一点变化,会带来明显的国内外人员流动。以前的政策有两个壁垒,一是隔离耽误较长时间,二是隔离需要支付高额费用。现在政策一变,壁垒全打开了,基本恢复到疫情以前的状态。

随着此次调整,肯定会有人提出新的担忧,尤其是从国外入境不再集中隔离这一点,担心会加速新的病毒变种传入我国的速度。这些问题就交给国家吧,相信会有更精准的防控手段的。

“乙类乙管”后这十个问题要明白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解除乙类甲管。

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称,2020年1月20日,经报国务院批准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当时命名为“新冠肺炎”,主要考虑疫情初期病例大部分有肺炎表现。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以后,致病力减弱,仅有极少数病例有肺炎表现。考虑到肺炎仅反映了病毒感染后较为严重的患病状况,不能概括所有感染者临床特征,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加符合目前的疾病特征和危害。

与上述消息同时发布的,还有《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追问1

取消甲类管理意味着什么?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追问2

为何取消甲类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经受住了全球疫情的多轮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在我国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当前,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新冠病毒变异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潜伏期。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致病力较早期明显下降,所致疾病将逐步演化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综合考虑病毒特点、疫情形势、疫苗接种、医疗资源准备和防控经验等因素,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

追问3

乙类乙管后,如何应对新冠?

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在重症高风险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满足患者用药和检测需求。

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

调整人群检测策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分类救治患者。

做好社区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级服务,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相关基础疾病和疫苗接种情况,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强化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大型企业等重点机构防控,严防场所内聚集性疫情风险。

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为农村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

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研判疫情发展态势,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

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落实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做好信息公布和宣传教育,全面客观宣传解读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追问4

人员入境管理有何变化?

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追问5

医疗资源要做哪些准备?

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设置,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具备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设发热诊室(门诊),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满足患者就医需要。

要以地级市为单位,根据人口规模,迅速将符合条件的方舱医院升级改造为亚(准)定点医院,并保障医疗力量充足。

定点医院加强重症床位设置。省会城市、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其定点医院还要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分娩室、儿科病房,满足特殊患者救治需求。同时,要组建多学科医疗团队,建立上级医院对口指导关系,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要求二级医院按标准建设和改造重症监护单元,确保各重症监护单元随时可使用,作为三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的有益补充。

要求三级医院强化重症医疗资源准备,合理配备重症医护力量,确保综合ICU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通过建设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确保24小时内重症监护资源增加一倍。提前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重症医学专业培训,迅速扩充重症医学队伍力量。建立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和其他经培训医护人员混合编组工作模式,确保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追问6

医疗机构如何备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药品在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是医疗救治的重要保障。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治疗药品和检测试剂的准备,满足群众使用需求,《总体方案》明确要求,一方面,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三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按照分级分类诊疗要求,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居家自我照护,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售机构等也要做相应的准备以保证药品的可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0%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

各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担负起药品试剂准备的领导责任,指导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

另一方面,各省份要基于人口基数、疫情发展形势、各型病例比例等因素,提前测算药品的需求量,并将测算结果提供相关部门来指导企业积极做好药品保供相关工作,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有效缓解患者买药难、用药难等问题,平稳度过疫情高峰期。

追问7

重症高风险人员如何救治?

《总体方案》要求依托医联体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有各自的功能定位,以满足患者就医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做好人群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特别对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要实施分级健康服务;医联体内二级医院主要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基层医生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同时做好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医联体内牵头三级医院负责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并为基层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在病情变化需要就诊时提供绿色通道。

在提升基层重症救治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基层医生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加强分级分类收治工作,指导地方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要求以地级市为单位,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分片包干责任制。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为每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划定责任范围,对口收治划定区域内高龄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重型、危重型患者,实现老年重症患者包干管理“全覆盖”。

需要指出的是,分区包片划定的是责任范围,并不意味着只负责划定区域内患者的收治,任何医院不得以划定区域为理由推诿、拒收其他区域转来的重症患者。

对三级医院来说,划定责任区域是相对的,落实首诊负责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是绝对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将完善三级医院收治老年重症患者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三级医院收治老年重症患者和阳性患者“日报告”制度,并将收治情况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追问8

抗原、核酸还测吗?

《总体方案》规定,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为保证居民检测需求,要求社区保留一定数量的便民核酸检测点,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要充足供应抗原检测试剂。

同时,考虑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的场所,有关脆弱人群发生重症风险较高,一旦传染源引入,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因此提出对以下几类人群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门急诊患者、具有重症高风险的住院患者、有症状的医务人员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疫情流行期间,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定期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对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的社区居民、3岁及以下婴幼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及时指导开展抗原检测,或前往社区设置的便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外来人员进入脆弱人群聚集场所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

追问9

疫情监测还继续吗?

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要继续动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点变化,及时跟踪研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同时要监测社区人群感染水平,监控重点机构暴发疫情情况,动态掌握疫情规模、范围、强度和病毒变异情况,研判疫情发展态势。此外,继续依托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法定传染病病例个案信息实时、在线监测。

在疫情应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时综合评估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追问10

个人应当如何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倡导个人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个人防护,按照要求分级分类就诊。《总体方案》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大家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及时完成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

疫情严重时,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染

26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相关文章:

★ 员工调整岗位的申请书10篇最新

★ 高三成绩不稳定怎么办,调整秘诀有哪些,如何提高记忆能力

★ Photoshop调整曝光不足照片

★ word怎么调整表格大小

★ 如何调整word表格行距

★ 怎样调整excel表格的高度和宽度

★ ps自由调整图片大小

★ excel一个格子大小调整

★ ps中怎么调整字体大小

★ excel自动调整行高

观看视频教程新冠防控政策调整是否意味回到疫情前状态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