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3-08-25 12:39:33 由 yfy 分享 浏览

2023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每一个节气我们应该从哪一些方面更好地去进行了解,是我们一定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毕竟24个节气有24个不同的含义存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节气是第十三个节气,在这一天,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有秋雨降临。处暑这一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所以要注意保暖。

处暑节气的习俗

1、放河灯

处暑时节有着放河灯的习俗,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2、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自1998年浙江省象山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开渔节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开渔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前往。

处暑节气有哪些忌讳

处暑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忌暴饮暴食,忌喝太多冷饮。阴雨天加之暑气未退,这中闷热中略带湿气的湿热是令人烦躁的。要注意防暑祛湿,注意胃部保暖,宜食用温、软、淡、 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可适当进食清热安神、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仁米、红小豆、莲子、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等。处暑期间,虽天会渐凉,但是大部分地区依旧是烈日当空照,早晚的气温温差明显,不可穿衣太多暴露,在晚上时应注意适当添衣。“春捂秋冻”的说法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建议大家谨防感冒,注意及时添减衣服,保持身体体温的平衡稳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南方处暑吃什么解暑

莲子

有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的作用。用莲子配白茯苓、怀山药、糯米、白砂糖等蒸煮成糕,每日服用,有益寿之效。

推荐吃法:最简单的是到点心铺买些莲子糕、莲蓉夹心糕和鲜奶椰丝莲子饼来吃,也可以用莲子做馅蒸馒头吃,或是和红枣一起煮汤喝。

银耳

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

推荐吃法:先将银耳洗净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后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入冰糖适量调味;也可以将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净后,蘸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美。

苹果

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季节食用。

推荐吃法:可以将苹果切片后烤了吃,干干的苹果片,吃起来别有风味;也可以将苹果和山药去皮后均匀地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

山药

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推荐吃法:将洗净后的山药捣碎后加糖调成馅,与糯米粉一起制成汤圆食用;也可做拔丝山药;或是去皮用淡盐水洗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糖桂花酱,当冷盘。

西洋参

可抗疲劳、抗缺氧,秋天人们会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在煮粥或炖肉时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防秋燥,还能温和滋补。

推荐吃法:可以用西洋参片冲泡喝,非常简便。甚至在吃火锅时,在里面放入西洋参,也可以有效进补。

处暑的含义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处暑是什么季节

处暑是秋季节气。处暑节气里面有个“暑”字,乍一听会以为处暑节气是夏季节气,甚至和夏至、小暑、大暑这几个节气搞混,实际上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到了处暑节气后,就已经正式进入秋天了,此时太阳公转到黄经150°,再往后就要到秋分日了,越往后秋意越浓,温度越低。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相关文章:

★ 处暑节气注意事项

★ 处暑节气风俗活动

★ 处暑节气的寓意和象征

★ 处暑节气多久就凉快了

★ 处暑节气时间几点几分几秒钟

★ 处暑节气有哪些忌讳

★ 处暑节气以后还会热吗

★ 处暑节气的风俗活动

★ 处暑节气的天气特点

★ 处暑节气的风俗饮食

观看视频教程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