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8-25 12:47:44 由 feng0745 分享 浏览

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_处暑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处暑时分热量逐渐减少,不再像盛夏那般酷热难当,所以人们会减掉部分衣物,以纳凉避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

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处暑,不仅是夏天的结束,更是秋天的开始。这个季节的变换,不仅体现在气温的变化和自然景象的转变,更体现在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中。

处暑后是不是早晚就凉快了

处暑以后天气不一定会早晚更凉快,但天气变化趋势将越来越凉爽。

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超过一半年份的三伏天没到处暑就出伏了,而且从历史上伏天分布于上述四个节气的天数统计来看,处暑在伏天中的占比不到1%。

在“夏九九”中,处暑已进入“_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的秋爽时段,此后天气变化趋势将越来越凉爽。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处暑时节南北方的气候也各不相同。北方地区此时暑去凉来、微风拂面,是二十四节气中风最轻柔、能见度最好的节气,所谓“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说的就是处暑时节。

南方却继续被副热带高压控制着,秋天总是让人感到姗姗来迟,稍微清凉一下就再次回归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状态,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处暑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处暑,即“出暑”,意思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就代表着进入了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过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进入处暑,开始形成中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雨季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的是刮风天气,若天气中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的是一场像样的秋雨。

每每秋雨过后,人们会感受到明显的降温,就是人们常说的:下一次,冷一点;或者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进入处暑,气候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大,雨后艳阳高照,人们往往对这种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是特别适应,容易引起感冒、呼吸道、肠胃炎等疾病。

处暑节气的传统美食

1、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另外,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2、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5、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处暑的风俗

1.吃饺子

处暑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在这个时候也会有一些特殊的食品来庆祝。在南方,人们会吃水果,如西瓜、葡萄、橙子等,而在北方,则会吃饺子。这是因为在中国北方的传统习惯中,每到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都会吃饺子来庆祝。

2.避暑

处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也意味着暑天即将过去,天气也会变得越来越凉爽。因此,人们在处暑时也会开始避暑。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去一些山区、海边或者一些凉爽的地方度假,以缓解夏季的炎热。

3.祭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祭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处暑也是祭祖的重要时期之一。在这个时候,人们会去祖先的坟墓前祭奠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身体健康。

4.习武

处暑也是习武的好时机。这个时候气温适宜,人们可以在户外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以强身强体。而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处暑也被视为练武的好时机。许多武术学校或者社团在这个时候会组织一些集体练功的活动。

5.赏菊

处暑也是赏菊的好时节。在中国的文化中,菊花被赞美为"秋之花",因为它们在秋季开花,花朵的形态也非常美丽。因此,在处暑时节,人们会到公园或者一些风景区赏菊,欣赏秋天的美景。

6.送秋

处暑时节,人们也会进行一些"送秋"的活动。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农民,他们在处暑时节会进行一些"送秋"的仪式,以祈求秋季的收成丰收。现在,这个习俗也成为了一种民间文化活动,许多地方会在处暑时节举办"送秋"活动,包括演出、游行等。

7.放秋

在中国南方,有一种叫做"放秋"的习俗。这个习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人们认为在处暑之后,秋季正式开始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可以放牛放鸟。现在,这个习俗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很多地方会在这个时候举办一些"放秋"比赛。


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 处暑节气后还要热多久

★ 关于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2023年处暑节气时间是几月几号

★ 2023处暑节气是哪一天

★ 2023处暑节气饮食要注意什么

★ 处暑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 处暑节气的风俗饮食

★ 处暑节气的习俗活动

★ 处暑是秋天的第几个节气

★ 处暑晚上是不是凉快了

观看视频教程处暑三候是什么意思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