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3-01-29 11:51:08 由 yidao 分享 浏览

24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的到来,预示着一年也即将走到了尽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绝事?拜贺。

“绝事”,就是断绝一切事情,把冬至作为一个息事宁人的特殊日子对待。古人认为,冬至是死而复生的关键点,因此,冬至绝事、安身静体便是模拟死亡,以待回归。这是古老农事信仰的反映。冬至,因是一阳之首,古代又曾作为岁首,因此,迎阳贺新的活动也在冬至保留下来。在这一天,人们要有交贺活动,互相拜贺,又称贺冬。汉代时,朝廷和民间甚至有五天的假日,宋时尤盛。

数九?献鞋袜。

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由寒冷变暖的转折时期,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即八十一天的风俗,谓之“数九”。数九的风俗,最早见于《荆楚岁时记》一书,讲南朝“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所以,“数九”之俗,意在消磨沉闷而寒冷的冬天,企盼春回大地。此后,历代沿之,并产生了类似于《九九词》《九九歌》等歌谣。早在汉朝时,就流行冬至日儿媳妇向公婆献鞋袜的风俗,此后历朝承之,直到清末,此俗还盛行于北方。那么,为什么在冬至日儿媳要向公婆献鞋袜呢?曹植在其《冬至献袜履表》中说:“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原来,贡献鞋袜是为了“迎福践长”,以图祓厄迎福,生命得以长久。

另外,冬至日还有测日影、添线、飞灰、履长等习俗,但各种资料记载,语焉不详,不作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冬至食俗:吃馄饨,历朝均存。

祭祖

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冬至吃饺子的好处

1、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2、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3、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2、冬至吃混沌。

冬至吃馄饨一般是在北京比较流行,主要是当时北方的匈奴有浑氏和屯氏对于北方边疆始终的侵扰。当时的军民非常的愤恨,就把肉包在面皮里面煮熟了吃,称之为混沌。毕竟这些人搅得四邻不安,于是在冬至这一天把这道美食称作为混沌,主要是吃了以后分身体非常暖和,能够有蕴含的效果也提高了军民的抵御外敌的能力。

3、冬至祭祖祭神。

冬至天气非常的冷,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一到冬至了,一些既神祭祖都非常的活跃,因此在古代冬至这一天又被叫做鬼节。主要是悼念先祖,而且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幸福。

4、冬至吃年糕。

冬至吃年糕在南方地区是比较流行的,毕竟南方有做年糕的习俗,一天吃三顿年糕,而且都不重样。预示着年年高,年年好的美好愿望。

5、冬至喝羊肉汤。

由于冬至到来,天气变得异常寒冷,特别我国北方地区雪非常的多。在寒冷的地区,当地的人们一般都喜欢喝羊肉汤,这样能够提高身体的热能,补充身体的能量,达到御寒的效果。

冬至各地区食俗

吃烧腊与姜饭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吃年糕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吃冬至团(冬至丸)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 冬至节气的气候特征

★ 冬至的含义有哪些

★ 冬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 传统冬至是什么意思

★ 描述大寒节气的七言诗句

★ 大寒节气的优美诗词

★ 大寒节气的有名诗句大全

★ 2023'大寒节气'吃什么食物

★ 大寒节气适合吃什么

★ 大寒节气有哪些特点

观看视频教程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