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时间:2024-03-14 20:44:31 由 aa336699 分享 浏览

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祭神祭祖、宴饮祈福长寿等民俗。到现在又增加了尊老的内涵。赏秋和感恩老人是今天重阳节的两个重要主题。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重阳节融各种民俗为一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重阳节的意义和象征在于重视孝道、懂得感恩。用敬祖、尊老、敬老行为体现孝道思亲和慎终追远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易经》中将数字九称为阳数,自古就有九九归一,一元肇始的说法,可见古人极其重视九月初九,认为这一天是万象更新的开始。农历的每年九月初九,两个九正对应两个阳,两个九重叠两个阳,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重阳节。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并通过对长辈尽孝道、感恩情以示孝敬、不忘根本。这也是传统农耕社会和农业文明极其崇尚祖先经验的一种表现。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敬老节和老人节。

在重阳节,人们通过祭祖、登高、敬老等活动来表达对对已逝祖辈的怀念和对长辈尽孝道、感恩情的情感。

一方面,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宗族情感,习惯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当天扫墓祭祖,以表达对已逝祖辈的怀念。在重阳节,人们也习惯去纪念祖辈。

另一方面,重阳节敬老则是这个节日最重要的主题。这一寓意来自古人对于长寿的美好向往,人们多在这一天表达敬老的心愿,重阳节也因此成为了敬老爱老的象征词。为了传承这一优良传统,我国专门修订老年人有关法律,将这一天固定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习俗包括哪些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寿。

二,饮菊花酒。

菊花酒清凉甘美,有明目、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之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饮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在我国民俗中,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重阳节饮用。

三 ,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

四,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喜尝新粮。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重阳节的意义是怎样的

1、祝老人长寿

重阳节的具体节日就是每年的九月初九,两个9在一起代表着对老人活得久,并且长寿的祝愿,在这一天,主要是对中华民族的一些老人进行祝福,一般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都是需要回家里看看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最重要的还是在这个九月初九日期,希望老人可以健康长寿。

2、思念远方的亲人

从小我们都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千古流传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正是在重阳节发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生活在9月9日这特殊的节日对于自己亲人的思念,重阳节除了对老人的长寿祝福之外,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在于对于亲人的一些思念,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各种尊老爱老并且优老的观念,也值得我们去深刻学习。

3、祝福亲人全家平安

重阳节的主要意思就是双阳相合,在古代九是一个阳气十分旺盛的数字,两个九在一起邪气是很旺盛的,因此在这一天大家的习俗就是插茱萸,赏菊花,还可以喝一些菊花茶,但千万要注意,不能赠送自己的亲人菊花,菊花大多数都是用来悼念死去的亲人,如果送给亲人的话意义不太好,重阳节意义就是祝福亲人永远平安。

重阳节的主要来历是什么

重阳节的起源,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易经》中的“阳爻”和“九”的记载。据《易经》记载,“阳爻”代表天,“九”为阳数,象征天上的太阳和阳气。农历九月九日,即秋分后两天,此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盛,因此被称为重阳。古人认为,这个时节是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应该进行一些特殊的仪式和活动,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此外,重阳节也与古代的祭祀文化有关。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在死后会进入神灵世界,因此会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进行祭祖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重阳节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赏秋赏菊的日子,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

重阳节主要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相关文章:

★ 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观看视频教程重阳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