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

时间:2024-03-14 20:31:20 由 毛礼开 分享 浏览

  你正以凌厉的步伐迈进这段特别的岁月中。这是一段青涩而又平淡的日子,每个人都隐身于高考,而平淡之中的张力却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破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一

  美国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20世纪60、70年代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原因:

  (1)、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与日本,在经济领域上对美国发起挑战,在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5、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霸主地位加强,妄图建立单极世界,霸权主义倾向有所增强。

  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战略地位相对提高。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二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旧三民主义(背景、含义、评价、影响、实践)

  (1)基本内容: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_政府;(前提)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通过政治革命,_,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核定地价,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地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特色)

  (2)历史作用:指导了辛亥革命的进行,_清政府,结束了君主_建立了中华民国。

  2、新三民主义(背景、比较、评价)

  (1)“新”的表现(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明确提出反帝目标;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等。

  (2)历史作用: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胜利。

  二、_想(背景、含义、过程及内容、影响)

  1、_论著及思想主张

  (1)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论著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著有:《新民主主义论》

  (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论著有:《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_想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民主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取得了独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背景、过程及内容、性质意义)

  1、内容:

  它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二大的内容、南方谈话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对_想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意与_想的意义相比较;理论的意义包括两方面:实践活动及活动效果)

  3、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背景、过程及内容、作用)

  1、含义: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作用:它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3、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三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四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

  1.“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就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2.内容: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影响: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五

  大众传媒的变迁

  互联网与其他传统媒介的关系及对互联网的认识

  1.关系

  (1)相互促进发展,一些传统媒介机构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2)各种媒介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互相不能完全取代。

  2.认识

  (1)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使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有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1.

2.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3.历史高考必备知识点

4.人教版高三历史必备知识点

5.2018年高考历史大题必背知识点

6.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

7.高考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8.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9.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

10.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

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 高考历史必看知识点

★ 高考倒计时100天的文案

★ 高考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

★ 2024高考倒计时100天励志句子

★ 高考倒计时100天励志说说

★ 高考历史的复习方法集锦

★ 高考鼓励语录精选

★ 高考历史的题型的解题方法集锦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解题思路总结

观看视频教程高考必备历史知识点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