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时间:2023-05-29 18:44:43 由 风行者 分享 浏览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选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材全面准确的把握和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自我审视,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检查和知识提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历史教学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困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几个问题

  目前, 初中开展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教师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教学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都有所改善, 教学水平显着提升。尽管如此, 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现象困扰着教师, 尤其是关于课堂效率, 归纳如下。

  第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的备课方式往往是就现有的历史教材上做标注和对专业词性的进一步解释, 很少准备相关的课外材料。

  第二, 初中历史教学单调、乏味, 对历史知识点死记硬背, 从而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只会照本宣科, 缺少丰富的教学活动, 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第三, 乡村中学教学设施落后, 师资力量薄弱, 没有先进的便于教学操作的教学设备。同时, 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陈旧, 使得教学缺乏新颖的形式, 造成教学内容、活动单一。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 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吸引学生

  关注学生, 关爱学生, 加强历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需要重新建设新型的历史课程教学观, 切不可对学生不管不顾。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用微笑亲近学生, 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1].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学生自然能够提高听课效率。

  例如, 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发呆, 或思索, 或溜号。面对这样的现象, 教师首先提醒学生注意听讲, 然后用幽默的语言缓解学生课上紧绷的神经和枯燥的情绪,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 用两三分钟讲述自己学生生涯的学习故事, 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让学生对自己倍感亲切, 还能传授给学生学习经验。总之, 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在课堂活动上来, 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有效设问

  学生先预习课文, 完成导学案, 教师再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这是这几年教改探索的模式。课怎么讲?为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设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一种积极手段。如讲授2017年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 可以先让全班学生预习课本, 完成导学案, 再朗读导入框, 接着设问:哪两种文明反映了商周高度发达的文明?学生刚朗读完会马上回答“青铜器与甲骨文”, 从而马上告知本课知识概要即青铜器与甲骨文。再引出第一个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要求学生从课本第一段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并画线:(1) 原始社会后期哪里出现了青铜器?请找出代表。(2)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其中礼器代表什么?请阅读相关史事加以说明。这些设问学生能很明确在课本找出答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也要求学生跟着问题学习课文, 不会分心, 动手、动脑。有效设问可以使课本知识清晰化、条理化, 掌握课文脉络, 抓住重点、难点, 调动学生思维,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 课堂竞答

  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好中差之分, 一堂课接受能力也分好中差。而一个历史教师要教授4~5个班, 谁是好生、谁是差生、谁是中等生不可能了如指掌。要提高课堂效率, 就要提高差生的听课效率。那怎么办?课堂竞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课堂竞答方式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同时还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出合理调整,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2].具体的操作是:先申明竞答规则, 按座位分组, 难题优秀生若答出得2分, 普通问题中上程度学生答出得1分, 差生答出简单问题得2分, 谁都不许说出答案, 否则本组扣分, 小组可推荐答题者也可自告奋勇。四个小组下课前排名。学生马上有了积极性, 优秀生会积极回答问题, 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中等生能答的也会举手。剩下的就是差生, 他们平时羞于表现, 不爱表现, 生怕出错闹笑话, 其他的学生则会把很多简单的问题让给差生回答, 以争得更高的分数。为此, 教师要多设置简单的题目, 好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差生每回答一个问题, 教师要及时予肯定或鼓励。这样差生就不会睡觉搞小动作或低头偷玩手机, 课堂效率会显着提高。

  (四) 小组分工合作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即“满堂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实践证明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 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课例, 不是一种方法都能适用于任何课堂。采用小组分工合作讨论这一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办法。以部编2017七年级历史上“秦统一中国”为例, 秦始皇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本课重点, 如下。

  1、政治:

  2、经济:

  3、文化:措施:_____作用_____

  4、军事:措施:北击_____修筑____作用____

  为提高课堂效率, 可以把学生分四组, 每一组负责找一个方面的措施及作用, 把空格内容填完整, 这样学生就能回归课本, 并且有的放矢, 尤其对作用的回答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可采用积分制分工合作, 比赛哪一组回答的又准又快, 学生自己举手比教师指定回答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五) 应用新技术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初中历史课本内容范围广泛, 涉及很多历史事件, 对于学生而言既抽象又陌生,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学习兴趣下降。对此, 教师善于利用新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如微课、慕课、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等, 并把这些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 讲“秦统一中国”时,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文字、影视等资料, 整理成秦军与其他王军作战的视频图像, 比较真实地再现战争场面。然后, 教师以旁白形式入画, 结合视频内容讲述“秦王扫六合”的经过, 并这一过程录制成5~8分钟的微课。课上时, 教师实时播放微课视频, 学生一边看微课一边听教师的讲述, 声画同步, 使学生产生听课的兴趣。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 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 寓教于乐, 不断转换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够得到不断深化。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 提高课堂效率是历史教师向45分钟要效率的必然选择。以上是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 希望对其他初中历史教师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的类型

  1.文字型材料题

  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表型材料题

  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单纯表格型、单纯图片型和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等形式。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

  因此,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要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3.开放型材料题

  所谓的开放型,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材,尽可能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

  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

  试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有的题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教材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教材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

  第三步:回答设问内容

  1.注意答好第一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分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他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材料分析题每问分值不同,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而分值大的则是要深入分析,回答问题应展开论述,详加说明。

  4.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紧扣题意,论从史出,答出重点。对于材料分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历年中考试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材料分析题的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

  5.解答误区分析。一种是死抠教材,有的学生作材料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教材,以为教材是万能的,希图从教材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一种是野马脱缰,这样的学生做材料题根本不管教材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但往往不得要领。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相关文章:

1.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有哪些?

2.提高学习效率的10种方法4个步骤

3.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4.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5.初二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