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

时间:2023-08-03 12:27:10 由 liupeng0319 分享 浏览

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24节气大暑时间)

今年的夏天有小暑和大暑,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暑的时间。那么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24节气大暑时间),希望大家喜欢!

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

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

2023年大暑开始时间:7月23日09:50:15

2023年大暑结束时间:8月08日02:22:41

2023年大暑农历时间:六月初六

2023年大暑星期时间:星期日

大暑在什么季节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2个节气,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斑鸠唤雨,蛙叫蝉鸣,星夜流萤,聚蚊成雷。大概是大暑最真实的写照。

大暑节气的注意事项

1、注意避暑

因为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所以要注意防暑避暑,尤其是长期在室外工作的更要注意,不然一不注意就容易中暑。

大暑期间在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防晒伞,防晒衣,衣着要宽松透气。随身带着水,身体多补充水分也能降低中暑的的情况。

在室内也要注意防暑,可以增加屋内湿度,准备一些降暑的食物,如西瓜,冰镇食物,酸梅汤,绿豆汤等。

2、注意休息

夏天炎热,人们经过一天的烘烤身体内的能量被消耗了不小,如果还要熬夜,休息不好,第二天肯定体力跟不上,容易疲倦。所以要注意休息,可以稍微晚一点入睡,因为晚上晚一些会更凉快一些,容易入睡。

3、饮食清淡

大暑时节应该避免吃高热量的食物,尤其是火锅,羊肉,油炸食物等,因为本来环境就热,身体内再填充高热的食物,会让身体更加燥热,会导致上火等情况。所以应该多吃一些清热降火、消暑健脾的食物,例如西瓜,绿豆、冬瓜、丝瓜,苦瓜等。

大暑过后还要热多久

大暑后30-60天之间天气就会逐渐转凉了。

大暑后15天开始进入立秋节气,大暑后30天开始进入处暑节气,到了处暑节气之后,我们就彻底要和夏天告别了,此时温度开始转凉,之后气候会慢慢由凉转寒,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进入冬天。

大暑节气习俗

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3、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4、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5、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大暑天气特点

基础天气

通常大暑节气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同时也最高的天气,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区气温达到35度以上。

而在华南西部地区高温也很频繁,但是雨水相对而言比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见的季节。

高温酷热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全国各地温差都不会很大。

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相关文章:

★ 大暑2023具体几点几分几秒钟

★ 2023大暑时间几号到几号

★ 大暑节气是什么意思

★ 大暑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 大暑有哪些禁忌事项

★ 大暑时节饮食养生四大原则

★ 大暑天应该注意什么

★ 大暑推荐吃什么蔬菜

★ 大暑节气的传统美食

★ 2023大暑节气如何避暑养生

观看视频教程2023大暑几点几分几秒钟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