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Ⅱ(带答案)及第四单元汇总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Ⅱ(带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分)

  ①《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韩愈在《晚春》中用拟人的手法写杨花榆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溶,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mèi()骨  横()眉  fǔ()首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2分)

  (3)文中“凛然”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4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____________篇,原名《______________》,后更名为《朝花夕拾》。(2分)

  (2)《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是在()起的。(2分)

  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偷骆驼之前

  C.进城拉洋车之后 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4.综合性学习。(12分)

  南平中学七(1)班的学生正在举行“家国天下,匹夫有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这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爱国名言展示台】请你将在活动中搜集到的一句爱国名言展示出来。(3分)

  (2)【我是超级主持人】班级举行“爱国·爱家”诗歌朗诵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30字)(5分)

  (3)【活动体会我来谈】下面是某位同学在活动结束时拟写的一段活动心得,其中有部分错误,请你帮助他修改。(4分)

  【A】“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B】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C】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D】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建设。

  ①【C】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句有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24分)

  风 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有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身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选自“江山文学网”,有删改)

  5.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争执”的内容。(4分)

  6.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4分)

  7.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6分)

  8.文章题目“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6分)

  9.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二)(16分)

  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 红

  木柈①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直像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

  “吃点么?”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吧?”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走去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有改动)

  【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10.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1.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6分)

  方法提示

  形象分析

  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1)

  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

  (2)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

  (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考。(4分)

  13.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4分)

  【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注释】①行:操守,品德。②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③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④险躁:轻薄浮躁。⑤治性:修养性情。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养德:______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6.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诫子书》一文,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4分)

  17.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三、写作(55分)

  18. “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②重大,严重。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1.(1)①独坐幽篁里

  ②何人不起故园情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

  ④海日生残夜

  ⑤思君不见下渝州

  ⑥岐王宅里寻常见

  (2)①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2.(1)媚 héng 俯

  (2)火烧不溶 火烧不熔

  (3)严肃而可敬畏的样子

  (4)比喻 排比

  3.(1)10 旧事重提

  (2)A

  4.(1)示例: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解析:考查课外的积累,此题可选取大家较为熟悉的名句,注意正确书写。

  (2)略 解析:开场白要体现主题内容,语句应简洁通顺,注意结合具体要求。

  (3)①可在“危急存亡”的后面加上“之时”或“的时候”。②将“奉献”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二、(一)5.(1)井里很脏,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2)矮个子和高个子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6.(1)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的内容。(2)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3)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7.(1)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小翠在福利院主动帮助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2)小翠是一个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的人。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3)小翠是一个积极乐观的残疾人。小翠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解析:结合文中对小翠所做的事情的描写,来归纳出她的性格特点及美好品质。

  8.(1)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2)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3)小翠身有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4)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

  解析:结合全文内容,文中的“风景”既指表面意义上的美景;也有其引申含义,即指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好的内在品质。

  9.B

  (二)10.A

  11.示例:(1)“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从句中的副词“就”“又”可以看出,车夫盘算时机开口讨要木柈的奸猾,以及得寸进尺的贪婪。(2)“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车夫的话中有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他从容运用各种句式,显得居高临下,没有把主顾放在眼中,可以看出车夫的世故、精明。(3)老头与“我”说话时都是被动应答的,他们以为“我”多给了钱,却不敢贸然来问,一直等到“我”询问才应答,可见他们的诚实、本分。

  12.示例:前文的叙述描写非常简洁,这几句的描写却很细腻,使文章节奏紧缓有别。这段话还为下文事情的继续发展蓄势,让文章起伏有致。火光冲破黑暗与寒冷,让人安心,炉火爆炸的声音欢快喜悦,窗上的蒸汽朦胧而温馨,“我”的脸被火光映红,是全文唯一的亮色。寥寥数语描绘的画面,表现了“我”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片刻的安宁与满足,显得格外珍贵,令人感动。

  13.示例一:杨绛的“愧”打动了我。杨绛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当杨绛终于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她深深地自责,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散文中毫不掩饰地写出自己的真实表现。她的愧怍、反思令人敬佩。示例二:萧红的“愧”打动了我。萧红虽然自己处境艰难,但她却竭力帮助其他穷苦人。当善良的老人为一口食物向她感恩时,她羞愧难当,觉得不该领受如此沉重的感恩,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自责羞恨。当萧红对老无所养发出反问时,我感受到了她伟大的悲悯情怀。示例三: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杨绛对老王施与善意但保持距离,一朝惊醒,深刻自省,是知识分子坦诚的表现。萧红面对弱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受到感恩反而更警醒自责,表现出最朴素真挚的道义担当。她们两人的“愧”都表现了最为珍贵的良知。

  (三)14.(1)研究儒家经典。(2)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3)培养自己的品德。(4)振奋精神。

  15.(1)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2)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意对即可)

  16.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7.示例一:我们从小就要修身养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处事不惊,还要培养良好的品格,勤俭节约。示例二:在我们风华正茂之时,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不被眼前的名利所干扰,要有闻鸡起舞的精神。 解析: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三、18.思路解析:我们要紧扣话题,挖掘出这“平凡”“重大”背后蕴含的内容。这个话题学生可选择的范围非常宽泛,围绕第一个解释“不平凡,(优点)突出”来看,同学们可以写自己身边了不起的一个人,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也可以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比如写自己通过努力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表达自豪自信;再比如写自己身边的人做的了不起的事,表达敬佩之情等等。围绕第二个解释“重大,严重”,则可以写自己通过努力奋斗,战胜了困难挫折,进而发出一些看似困难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感叹等等。在写法上,应该运用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等写法,升华主题;在写作时要以具有鲜活个性的人物和典型事件为素材,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的描写,突出地揭示“了不起”的内涵。 例文略。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汇总

  一、课文内容梳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从治学、待人、为文等方面记叙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动人。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最苦与最乐》中,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二、单元字词汇总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不妥tuǒ: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

  别biè扭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14.驿路梨花

  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15.最苦与最乐

  契qì: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111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

  短文两篇

  陋室铭

  (一)课文字词详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出名,有名。②灵:灵验。③斯:这。④是:判断动词。⑤陋室:简陋的屋舍。⑥惟:只。⑦德馨:品德高尚。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阶绿,草色②入帘③青。谈笑有④鸿儒,往来无⑤白丁。可以⑥调⑦素琴,阅⑧金经。

  ①上:长上。②入:映入。③青:青色。④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⑤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⑥调:调弄。⑦素:不加装饰的。⑧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①丝竹②之③乱耳,无④案牍之⑤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⑥之有?

  ①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②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乱:使……乱,扰乱。④案牍:指官府文书。⑤劳形:使……劳神伤身。形,形体、躯体。⑥之: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课文分析

  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_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雅。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反面虚写。__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__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爱莲说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说:古代一种文体,也称杂说。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水陆①草木之花,②可爱③者甚④蕃(fán)。晋陶渊明⑤独爱菊。⑥自李唐来,

  ①草木:草本。②可爱:值得喜欢。③者:……的花。④蕃:多。⑤独:只。⑥自:从。

  世人①甚爱牡丹。②予③独爱莲④之出淤泥而不⑤染,⑥濯(zhuó)⑦清涟而不⑧妖,

  ①甚:特别,十分。②予:我。③独:只。④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染:沾染(污秽)。⑥濯:洗。⑦清涟:清波。⑧妖:过分艳丽。

  中①通外②直,不③蔓(màn)不④枝,香⑤远⑥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亵玩焉。

  ①通:贯通,通透。②直:挺立。③蔓:生藤蔓。④枝:生枝茎。⑤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⑥益:更加。⑦亭亭:耸立的样子。⑧植:竖立。⑨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予①谓菊,花之②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③君子者也。

  ①谓:认为。②隐逸者:指隐居避世的人。③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①噫!菊之爱,陶后②鲜(xiǎn)有③闻。莲之爱,④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⑤宜乎⑥众矣。

  ①噫:叹词,表示感慨。②鲜:少。③闻:传闻。④同:和……一样。⑤宜:应当。⑥众:很多。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三)课文分析

  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端正;“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

  (3)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3.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Ⅱ(带答案)及第四单元汇总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Ⅱ(带答案)及第四单元汇总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